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植保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即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方式主要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种。思政课程是指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系列显性课程,课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即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实现方式主要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种。思政课程是指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系列显性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性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思政教育,其具有易于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稳定等优点,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但其也具有教条化、单一化和表面化等无法回避的缺点。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21 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坚持传统思政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可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对其进行补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程教育进行了全面阐述。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实际上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念,主要强调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主张在各种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形成全新的道德教育协同效应的情况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学科课程教学能够保持同向发展,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和循序渐进的引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1]。课程思政是隐形思政教育,实施较为自然,因为在课程思政中学生并不具备对思政教育内容明确接受主体意识,不容易产生枯燥感和逆反心理,可以形成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成果。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但需要不断探求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相关性,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理念融汇于学科教学中,还需要将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程,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另其更有广度和深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植保信息技术是为植物保护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认识和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领域的作用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培养开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植保策略和方法的能力,为今后信息化、现代化控制作物病虫害及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奠定基础。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这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主要在于介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强调成就的取得并非个人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来自集体长期艰苦的努力奋斗的结果。而只有当牢固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并通过几代人长期艰苦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所建树,造福于民。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其学习动力。同时通过思政内容的引入,拓展原来课程教学内容的宽度,增加课程趣味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以“飞蝗综合治理和蝗灾预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分析和重构

在全面推行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和思想素养[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和重构,使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无缝衔接。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经过分析和重组,适合课程思政的“飞蝗综合治理和蝗灾预测”教学内容如下:

1.蝗虫是我国数千年来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发生时造成广大农田颗粒无收。新中国成立前2000 多年中,每隔3—5 年即大发生一次。1931—1949 年,全国几乎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蝗虫灾害,蔓延范围达到6—11 省的大发生即出现8 次,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采取“改治并举”的战略方针,消灭蝗虫发生基地,及时加强防治,创造了迅速控制数千年历史性蝗患的伟绩[3](p118)。

2.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与蝗灾的发生条件密切相关,蝗虫喜欢产卵于荒滩草地,这些地区往往生长着大量芦苇、茅草和其他禾本科杂草等蝗虫嗜食食物,成为重要蝗区。我国对蝗虫的治理,亦是通过对蝗区的改造,让其不再适合繁殖,从而控制蝗虫种群密度。

文章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网址: http://www.zwbhxbzz.cn/qikandaodu/2021/0222/514.html



上一篇:生物技术未雨绸缪——如何保护稀有植物
下一篇:一本绿色的大书推介生命的喟叹作家为生灵代言

植物保护学报投稿 | 植物保护学报编辑部| 植物保护学报版面费 | 植物保护学报论文发表 | 植物保护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植物保护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